對于走在八卦前沿的小編而言,憑著每天刷微博的習慣,刷到了今天的工作素材。
昨日,看到喜愛的博主發微博告誡粉絲要注意晚上玩手機別關燈,特別在黑的地方,因為自己已經有三個不到40歲的朋友確診了青光眼。
微博一發出自然得到不少粉絲的討論,評論里不少人都在關心青光眼的一二三事。所以,這青光眼究竟是用了哪門子“妖風”吹到年輕人身上,有哪些明顯癥狀,是不是真的專屬于高度近視?
今天小編就專程說說這青光眼的由來和已經患上青光眼該如何正確接受治療。
不管眼壓如何,當你有這些特征都得小心
青光眼通常被認為眼球內壓力過高而導致視神經細胞死亡,進而導致視野缺損;但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朋友在眼壓正常的情況下(21mmHg以下)也患上了青光眼。因此,靠眼壓來判斷是否患上青光眼也不是的標準。
患上青光眼的風險因素有很多,主要跟以下幾大因素有關,如家族有人患青光眼,有遺傳可能、高眼壓體質、高度近視、高度遠視、糖尿病、年紀40歲以上等。如果平時有生活作息不規律、長期在昏暗環境下用眼、脾氣急躁等習慣,有屬于以上風險因素,患病機率就會增大。
所以,如果你存在以上特征,就應當注意用眼以及定期做眼檢查,能及時發現青光眼蹤跡,避免嚴重及性視覺損傷的發生。
除了定期檢查,明顯癥狀要記牢
青光眼大致分為慢性青光眼和急性青光眼兩種類型,從字面可以看出慢性青光眼癥狀比急性青光眼進展緩慢,但卻更容易損傷視力。
因為急性青光眼發作能明顯感到視力下降、眼紅、眼痛并伴有同側頭疼、惡心嘔吐等癥狀,在昆明眼科醫院及時進行激光虹膜邊緣成形手術,可將快速上升的眼壓控制安全水平,也避免了病情進一步惡性發展。
而慢性青光眼早期沒有明顯癥狀,損傷是從周邊視野開始,如果平時并沒有了解過青光眼或定期做眼檢查,直至病情發展到中后期才發覺視力減退。這個階段的慢性青光眼就難以治療,即使進行治療,可能效果也差強人意。
惠州希瑪眼科醫院提醒:青光眼損傷的眼內組織是視神經,具有不可逆性,這意味著一旦患病,就無法治療好,前期需靠激光、藥物或手術治療,而維穩期則靠藥物、積極跟醫生溝通、定期眼檢查來保護視力,避免病情往壞處發展。
青光眼雖屬于世界三大致盲眼疾之一,但并非無藥可救,只要及早治療、積極配合治療,病情是不會影響正常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