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作為一種致盲性眼睛疾病,讓許多人對它避而遠之。但是,青光眼的發生卻并非大家想避就能避的,特別對于老年人、高度近視患者、有青光眼遺傳史的人來說,出現青光眼的幾率比其他人更高。
因此,與其談“青”色變,倒不如學習青光眼相關知識,了解如何預防或治療青光眼,以免讓青光眼趁其不意,悄悄奪走視力。
青光眼會一步步損害患者的視神經,而患者失去的視力無法逆轉,如果沒能及早發現及治療,甚至可能導致失明。
青光眼的發作有急有緩,根據其發作急緩可分為急性青光眼與慢性青光眼。
急性青光眼一般發作急,癥狀明顯,患者常表現為突然發作的劇烈眼脹、頭痛、視力銳減、眼球堅硬如石、結膜充血、惡心、嘔吐、大便秘結、血壓升高等等。
這種青光眼雖然較容易察覺,但很多患者由于缺少對青光眼的認識,不清楚這是急性青光眼的癥狀,更不知道急性青光眼發作需要立即就醫,否則24-48小時內就可完全失明。
而與急性青光眼相對的慢性青光眼,則是“深藏不露,暗中布局”:
1.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
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在早期發生時,患者一般無明顯癥狀。雖然患者毫無準備,但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仍就在偷偷對患者“下手”,當病變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患者可能有輕度眼脹、視疲勞(如鼻根部及眼眶酸痛)和頭痛。
2.慢性閉角型青光眼
慢性閉角型青光眼有時會有小發作,表現為輕度眼脹頭痛、視物模糊,偶爾會出現虹視現象,多發生在晚間,且很快就會自行緩解。
這兩種類型的慢性青光眼并不明顯,也沒有造成特別不適的癥狀常常會讓患者以為是眼睛疲勞引發的,起初很難加以重視,常常需要等到青光眼發展到后期,視力明顯受損才能察覺,到那時失去的視力已無法挽回。
面對不按常理出牌的慢性青光眼,我們如何“破局”?
1.針對青光眼高發人群,應定期檢查眼壓
我們難以預知青光眼是否會到來,但是我們能提前做準備。小編前文提到,中年人、高度近視患者、有青光眼遺傳史的人是青光眼高發人群,因此,這幾類人群應定期到眼科醫院進行檢查。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現在已有很多精細的檢查儀器在早期就能檢查出各種類型的青光眼。在惠州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儀(OTC)可以為視神經損傷的診斷與鑒別提供有力證據,它是一種非接觸式、非入侵性眼科診斷技術,有助于早期青光眼的發現。
2.確診青光眼應及早就醫治療
青光眼的治療主要是控制患者眼壓,保護及保持患者余下的視神經組織及其功能。
在惠州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慢性青光眼的治療首先以藥物為主,主要用于減少房水產出或增加房水排出,若在用藥后仍無法控制病情,則需考慮手術或激光途徑,為病人在眼內開新的排水通道,讓房水能直接排出眼外,降低眼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