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應該掛什么科?
可能大部分人都會說:當然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但是有一種頭痛,卻需要掛眼科。如果同時發生頭痛、眼睛脹痛、惡心嘔吐等癥狀,很有可能是一種嚴重且需要立即就醫的眼疾在“作祟”,那便是急性青光眼。
急性青光眼易被誤會為其他眼疾,尤其這五類人群要注意
急性青光眼病情發展比較快,癥狀也十分明顯,一般表現為突然發作的劇烈眼脹、眼痛、頭痛、視力銳減、結膜充血、惡心、嘔吐、血壓升高、大便秘結,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處理,1-2天可能會完全失明,無光感。
但由于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很容易跟其他疾病混淆,常常被誤以為是胃腸疾病或者顱腦疾病,但查了之后也沒有這些問題,那么就需要換個思路想想,也可能是急性青光眼,得去看眼科醫生。
尤其是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視或高度遠視患者、45歲以上人士、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患者、有眼外傷史者這五類人群,一定要對這些癥狀引起高度警惕,即使沒有癥狀,也要做到定期進行青光眼篩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除了視力檢查,診斷青光眼還要看這四個指標
青光眼有急性青光眼和慢性青光眼兩種類型,急性青光眼癥狀比較明顯,前面我們已經有說過。
然而,慢性青光眼早期一般沒有任何癥狀,但視神經會逐步受到破壞,患者的視野也會逐漸收窄,但由于中央視力暫未受到影響,患者往往察覺不到,若是等到中央視力受損時才發現,那便為時已晚了。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建議青光眼高風險人群需要定期檢查。
在惠州?,斄猪槼毖劭漆t院針對青光眼的診斷,除了對患者進行視力檢查之外,還要檢查患者的視野、眼內壓、視神經的視杯與視盤比例以及視網膜神經纖維層。
視力檢查和視野檢查主要是為了亮度患者眼睛功能上的損傷,而視神經的視杯與視盤比例以及視網膜神經纖維層檢測主要是為了了解患者眼睛的結構性損傷,由于結構性損傷可能比功能性損傷早出現,所以后兩者有助于青光眼的早期診斷。
如果暫時沒有癥狀,但經過專業的醫學檢查之后被診斷為青光眼,那么大家仍然需要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
雖然青光眼是一種可能終生伴隨而且具備致盲性的眼病,但也不用過于擔憂和緊張,只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大部分青光眼患者都能與青光眼“和平相處”。若您還有關于青光眼的其他疑問,可訪問惠州?,斄猪槼毖劭漆t院網站進行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