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居高不下,近視低齡化問題仍突出!很多家長都是在孩子近視后才重視,才想辦法去延緩孩子近視度數的增長。
其實,孩子近視是可以提前預測的。定期監測孩子的“眼軸長度”和“遠視儲備量”,可預測近視風險!
圖片版權歸站酷海洛所有
定期監測眼軸長度可預測近視
人的眼球近似于一個球狀體,它從前到后的長度叫“眼軸長度”。眼軸過長是導致近視的原因之一。
人的眼軸長度出生時約18mm,從出生到3歲,眼軸長度增加約5mm,3歲之后眼軸生長趨勢逐漸減慢,成年后眼軸長度約24mm,趨于穩定。正常情況下,當眼軸達到24mm后,眼軸平均每增長1mm,近視會加深約300度。
定期監測孩子“眼軸長度”這一數值,看其增長是否在正常值范圍內。如果超過正常增長數值,就要警惕近視的發生。
比如一個5歲兒童,以往半年眼軸漲了0.2mm,但是近半年眼軸卻漲了0.4mm,這就是一個近視化的危險信號,家長可以根據這些數據,及時地做出近視防控措施,延緩孩子眼軸的增長速度,預防近視的發生。
定期監測遠視儲備量可預測近視
兒童眼球和視力是逐步發育成熟的,新生兒的眼球較小,眼軸較短,此時雙眼處于遠視狀態。
兒童青少年時期是眼屈光變化較快的階段,其發育規律表現為隨著兒童生長發育,眼球逐漸長大,眼軸隨之變長,遠視度數逐漸降低而趨于正視,稱之為“正視化過程”。
比較理想的情況是兒童到12歲后才由遠視眼發育成正視眼。正視化前的遠視大多為生理性遠視,是一種“遠視儲備”,可理解為“對抗”發展為近視的“緩沖區”。
每個孩子都有和年齡相對應的遠視儲備量,通過醫學驗光,可以看到孩子現在有多少“遠視儲備量”。
圖片版權歸希瑪眼科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如6~8歲的兒童生理屈光度為150~200度遠視,則有150~200度的遠視儲備量。如果此年齡段兒童的生理屈光度只有50度遠視,意味著其遠視儲備量消耗過多,有可能較早出現近視。
遠視儲備就像一個“銀行”,儲備的遠視度數就是“銀行”里的存款,每個年齡段花多少存款都有大概的范圍,如果存款花得過早過快,孩子患近視的可能性就越大。
所以定期監測孩子遠視儲備量很重要,如果遠視儲備量在正常值內,家長就不用太過擔心孩子近視問題,繼續讓孩子保持良好的用眼習慣就行。
但如果遠視儲備量偏離正常值太多,家長就需要采取措施,讓孩子健康用眼,多去戶外運動,及時干預近視的發生。
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預測才是關鍵!早預測,早預防!
惠州希瑪眼科醫院溫馨提醒家長要注意,單次的檢測很難預測孩子近視數據的變化,要得出科學的依據,需要連續多次的醫學觀察!
建議定期帶孩子做全面的視力檢查,監測孩子的“眼軸長度”和“遠視儲備量”,建立屈光發育檔案,預測近視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