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前才做視力篩查,學期結束了為什么又要做?”
“上次檢查視力1.0好著呢,不用那么頻繁做檢查。”
“近視了,我們已經給孩子戴了眼鏡,不用擔心。”
......
在惠州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小兒眼科門診,許多家長對孩子定期視力篩查存在不少異議,現在希小瑪就來解答大家心中的疑問。
定期視力篩查的意義在哪里?
我們都知道孩子成長發育一直到18歲才停止,眼睛亦是如此。
其中,6-12歲是孩子視力發育的關鍵時期。眼軸會隨著身體發育而拉長,如果拉長速度過快,每拉長1毫米,就相當于近視300度,很容易引發近視。
原因在于每個學期課業多,加上日常出現用眼不當習慣或經常使用電子產品使用,眼睛負擔大,使得眼軸隨時可能發生變化,誘發近視或加快度數增長。
定期視力篩查,可以根據學期前和學期末的基本檢查概況,來判斷視力大致的變化。
視力1.0,更要多留1個心
有時候會出現一種情況,同樣都是1.0視力的孩子,一個在三個月后近視了,另一個居然三年后都沒有近視。
奧秘在于前者可能沒有定期視力篩查,而后者每年定期視力篩查,分析和預估近視風險,及時采取各種干預措施,從而延緩近視發生。
所以,視力1.0更要通過視力篩查來守住未近視的“堡壘”。
近視了,戴眼鏡就不用擔心
雖說眼鏡是近視常用的矯正方式,但孩子近視后的特點是階段性波動變化。
所以,一副眼鏡不可能一直適合孩子每個階段。通過定期視力篩查,若發現孩子視力波動大,現階段眼鏡不適配,就要及時更換。
假使眼鏡戴得不合適、鏡片看得不清楚,眼睛就會處于高度集中的疲勞用眼狀態,度數增長加快,很可能會發展為高度近視,在未來有引起致盲性眼病的風險。
定期視力篩查可以說是守護視力健康的道防線,在這道防線上發現異常,及時二次處理,盡早保護未近視孩子成為近視,近視的孩子成為高度近視。
因此,建議3-6個月給孩子進行視力篩查,及時發現肉眼無法看到的異常,建立屈光發育檔案,記錄、對比孩子不同成長階段眼睛的生長發育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