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當你和別人說想做近視手術時,對方可能會說:“不要做,聽說做近視手術會出現后遺癥,不信你去網上查查看。”
然而,說這些話的人,往往都沒做過近視手術或者不近視。
既然說到后遺癥,想起前陣子一則網絡熱搜的話題,#建議18歲至45歲近視人群做激光手術#,已經成功引起了上萬人討論。
與此同時,也有近萬人參與討論近視手術后遺癥的問題,說明大家摘鏡意愿還是很強烈,但后遺癥問題讓人十分擔心。
比如常被拿出來討論的眼睛干澀、視力回彈、夜間眩光、容易疲勞、對光源敏感度上升等等問題,是不是后遺癥的表現?
嚴格意義來說,這些不是后遺癥而是術后恢復期的正常反應,隨著時間反應會逐漸緩解消失,一般來說問題不大。再通俗點來說,如果近視手術真的會出現嚴重后遺癥,眼科醫生也不可能會冒著高風險去給患者做近視手術,所以大家真的無需擔心。
有的眼科醫生自己都戴著眼鏡,說明近視手術不靠譜?
每次跟大家介紹近視手術時,總有人仍然抱著不信任的態度質疑:既然近視手術好,那為什么很多眼科醫生自己都戴著眼鏡,是不是擔心手術風險呀?
首先,無論是眼科醫生還是廣大近視朋友,做不做近視手術都是自己的選擇,有的人覺得戴眼鏡影響自己顏值、生活和工作之類的,所以想要摘鏡;也有人覺得戴不戴眼鏡無所謂,甚至戴眼鏡顏值更好看也不是沒可能。
其次,近視手術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因為它對眼部條件和身體條件都有著嚴格的要求,眼科醫生自然也不例外,他們不做近視手術也可能是因為不符合手術條件。
再者說,也有很多眼科醫生沒戴眼鏡,這些沒戴眼鏡的醫生可能是已經做了近視手術,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實際上,與其擔心這么多,倒不如先去做個術前檢查,看看自己是否符合近視手術條件。
嚴格術前檢查,多角度排除術后并發癥可能
那么,做近視手術得滿足哪些條件呢?
首先,年齡要求在18-50歲之間,近視度數要在1800度以內,散光小于600度,且近兩年每年近視度數增長不超過50度
其次,眼部條件和身體條件要基本健康。如果存在以下情況,皆不宜做近視護手術:
① 患有結膜炎、急性角膜炎、角膜潰瘍等眼部炎癥疾病;
② 患有青光眼、嚴重的干眼癥等眼科疾病,及全身免疫系統的疾病等;
③ 有比較嚴重的焦慮或者抑郁等心理障礙。
更為主要的是,能不能做近視手術終得靠術前檢查結果來確定。惠州希瑪眼科醫院的術前檢查包括綜合驗光、裂隙燈檢查、散瞳眼底檢查、角膜地形圖、角膜測厚等等,任何一個環節檢查出不符合手術要求的指征,都不能接受手術。通過嚴格的術前檢查,能夠全面排除術后并發癥的可能。
惠州希瑪眼科醫生建議:為了對自己負責,做近視手術前,一定要選擇好醫院,做好術前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