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眼前出現漂浮的“小蟲”、黑影,像狗皮膏藥一樣隨著眼睛轉動,甩都甩不掉。且樣子五花八門,絲狀、點狀、條狀,數量可多可少...
不少人會陷入短暫的慌張,擔心這是失明的前兆,畢竟老話說“眼睛容不得沙”,現在居然進“蟲子”了,到底咋回事呢?
為什么眼前會出現“蟲子”?
別擔心,那些“小蟲”并非真的蟲子,而是玻璃體里的雜質。是眼睛玻璃體出現混濁的一種表現,我們稱之為飛蚊癥。
飛蚊癥常發生于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高度近視患者,以及動過白內障手術者,其他如眼內發炎或視網膜血管病變人群,也可能形成此病。
目前飛蚊癥患病群體逐漸年輕化,主要與長期看手機、電腦,用眼過度有關。中青年甚至青少年都有可能出現飛蚊癥,只是程度不同或尚未察覺。
飛蚊癥需要治療嗎?
如果患者兩眼都有飛蚊癥狀,無法確定是哪一只眼睛有飛蚊,但過一段時間,飛蚊癥狀并沒有加重或發生變化,飛蚊位置也固定的話,多為良性。
但如果飛蚊癥狀是突然發生,且飄動的黑影方向不定,或黑影遮住視野,出現視力下降的情況,常提示患者有視網膜裂孔或視網膜脫離、玻璃體出血甚至是葡萄膜炎等眼底疾病的存在。不及時治療,會有失明、眼球萎縮的風險。
一旦發現類似癥狀,要盡快前往醫院進行詳細的眼科檢查和診斷,排查病因,同時做好相應的治療。
飛蚊癥相關檢查
1、視力檢查
患者的視功能集中體現在視力狀況,也用于了解玻璃體混濁所導致的飛蚊癥對患者視力的損傷情況。
2、眼底檢查
通常在散瞳后,通過利用裂隙燈、眼底鏡、SLO等設備進行眼底檢查,了解玻璃體、視網膜的病變情況,辨別飄浮物的來源和性質,尤其需要排查視網膜裂孔的可能存在。
3、眼部B超
眼部B超可以觀察玻璃體的混濁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