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心靈的窗戶,眼睛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所以一旦出了問題都會十分擔憂。但有些時候僅僅只是表面看起來嚇人,實際卻沒什么大礙的情況也存在,比如結膜下出血。
結膜下出血就像我們平時胳膊碰撞產生淤傷一樣,只是因為發生在眼睛上,讓人覺得很恐怖,事實上并不會對視力造成大的影響。
結膜下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結膜下出血主要與眼球結膜的血管比較脆弱有關,可能因受到外力而破裂也可能自行破裂,一般我們將結膜下出血的原因分為兩個方面:內在原因和外在原因。
內在的原因大多與內科疾病有關,比如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發生結膜下出血的可能性比較大,因為他們的血管比較脆弱,比其他人更容易發生破裂出血。除此之外,患有肝臟疾病、凝血功能障礙疾病或者血液方面的疾病,甚或是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都有可能發生結膜下出血。還有就是,不少年長人士因為血管硬化、脆性增加,也會發生結膜下出血。
而外在原因指的是因受到外力作用而導致微絲血管破裂出血,比如眼睛受到碰撞、揉了眼睛,都有可能導致結膜下出血。此外,接受眼科手術時,如白內障手術、激光矯視手術等,結膜受到不同程度地碰擦也可能導致微絲血管破裂而出血,這種都是比較常見的現象,可無需擔心。
結膜下出血不傳染,但需注意與“紅眼病”區分
結膜下出血外表看起來跟我們常說的“紅眼病”相似,實際上二者有很多區別?!凹t眼病”是由感染引起的流行性角結膜炎,結膜血管充血會出現眼紅現象,還有結膜水腫、分泌物增加等癥狀,具有較大傳染性,需要及時治療。(以下圖片可能造成不適,謹慎查看)
但結膜下出血不具有傳染性,由于是結膜微絲血管破裂出血,出血多是局部,由于外有結膜包住壓迫,幫助止血,再加上自身的凝血反應,出血量通常不多,邊緣清晰,但顏色鮮紅。除了眼睛紅之外,結膜下出血往往沒有不適癥狀,視力也不會受到影響。
不過,也有部分結膜下出血患者因出血量多,可能血塊突出眼球表面,造成淚膜不平均,可能會導致腫脹的異物感或其他眼睛不適,但隨著出血的吸收,出血的范圍會逐漸收窄直到消失。
因此,如果結膜下出血合并有濾泡性結膜炎、結膜水腫、眼皮腫脹、眼睛痕癢、分泌物增加等癥狀,就要當心可能是傳染性較高的“紅眼病”,應及時就診。
結膜下出血一般無需治療,但應注意這幾個方面
結膜下出血比較常見,患者大多無不適癥狀,出血在一段時間后可自行消失,無需用藥治療,可通過冰敷1~2天,幫助止血,然后再熱敷加速血塊吸收。若眼睛有不適癥狀,可在眼科醫生指導下使用一些滋潤或者去紅筋眼藥水。
在血塊吸收的過程中,血塊會散開,顏色漸漸由血紅色轉為深棕或者棕黃色,患者需要避免用手揉眼睛以及眼睛受到碰撞,以免再次出血。若平時有戴隱形眼鏡的習慣,需暫時停戴并改戴框架眼鏡直到出血完全吸收。
還應當注意的是,如果結膜下出血反復發生,而且本身有高血壓、糖尿病或血液疾病等病史時,建議及時到內科詳細檢查評估,治療真正的病因,或者如果正在服用一些抗凝血藥物而出現結膜下出血,可能需要請內科醫生調整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