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說過“選擇困難癥”嗎?具體來說,就是在做選擇的時候,表現得十分糾結和猶豫。比如小編平時點外賣,從打開外賣軟件到點餐結束,經常需要耗時30分鐘以上。
而對于想做近視手術的朋友來說,在近視手術方式的選擇上,“選擇困難癥”犯了:半飛秒、全飛秒、ICL......這么多種方式,到底選哪種好?
雖然近視手術確實有很多種方式,但真正選擇時并不困難,接下來就跟大家聊聊近視手術到底應該怎么選?
糾結近視手術方式?不如先看看你能不能做
有的人可能會這么想:近視手術有什么能不能做的,只要有錢就能做。果真如此嗎?非也。
近視手術并非每個人都能做,它對于患者的年齡、屈光度數、身體健康狀態等都有要求。如果不符合相關要求,有再多的錢也是不能手術的。那么,到底哪些人不能做近視手術呢?一起來看看吧:
1、未滿18歲的未成年人,由于身體還在發育中,近視度數不穩定,即使做了手術,術后視力回退的可能性比較大;年齡超過50歲者,由于之后可能出現白內障問題,做近視手術的意義不大,一般也不建議手術。
2、近兩年內,每年近視度數增長超過50度,不宜做手術。
3、圓錐角膜、角膜營養不良者不宜做手術。
4、患有青光眼、白內障、眼部炎癥等患者,不宜手術。
5、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還在孕期或者哺乳期的女性,皆不宜手術。
如果你有以上情況中的任何一種,都是不宜手術的噢。那么想想看,你是否適合做近視手術呢?
想知道自己適合做哪種手術?術前檢查幫你“決定”
目前,近視手術主要有全飛秒、半飛秒、ICL等方式,這里也幫助大家了解下這幾種手術方式到底有何不同。
半飛秒和全飛秒都屬于激光類型的近視手術,但他們的手術方式以及適應人群有所差異。半飛秒是先使用飛秒激光掃描基質層,制作角膜瓣,將角膜瓣掀開后再使用準分子激光進行掃描,根據患者個人度數消磨相應的基質層,制作一個凹透鏡的形式,然后再將角膜瓣復位。全飛秒使用飛秒激光,先在角膜上切削出一個凸透鏡,再在角膜上做一個小切口,然后從切口將制作好的透鏡取出,余下的角膜就相當于一副有度數的“眼鏡”了。
手術原理明白了,但哪種好呢?如果半飛秒、全飛秒都能做的話,更建議全飛秒。這是因為,全飛秒術后沒有角膜瓣移位的風險,角膜生物力學穩定性比較好,還可減少干眼癥和并發癥的發生。不過,半飛秒也有優勢,相比全飛秒,它比較省角膜,適合角膜厚度較薄的人群。而且,全飛秒可矯正的近視度數范圍是1000度以內,而半飛秒可矯正的近視度數范圍是1200度以內。所以,實際選擇時,還得根據自己的眼部條件來做決定。
如果近視度數超過1200度怎么辦呢?這就不得不說到ICL了。ICL指的是ICL晶體植入術,被稱為高度近視者的“福音”。
與半飛秒和全飛秒不同,ICL晶體植入術屬于眼內鏡植入手術,它是將根據個人度數定制的ICL晶體植入患者眼內,以達到矯正視力的目的。ICL可以矯正1800度以內的近視,適合因度數限制做不成激光近視手術的人群。而且,ICL近視手術是可逆的,也就是說,切削了的角膜不能再長回來,但植入的ICL晶體是可以取出來的。(ICL晶體可在眼內長期放置,如遇特殊情況也可取出)
了解完這幾種手術方式后,就到了該做選擇的時候了!你以為可以自己隨便任選?錯啦。在惠州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做近視手術前,會安排患者進行術前檢查,術前檢查包括綜合驗光、裂隙燈檢查、散瞳眼底檢查、角膜地形圖、角膜測厚等多個項目,至于能不能做手術以及適合做哪種類型的手術,希瑪醫生會根據患者的術前檢查結果制定合理的近視手術矯正方案。
圖片版權歸希瑪眼科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