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視力,人們往往想到的便是近視眼,而忽視了遠視。遠視,相對于近視來說,在學齡前兒童中,是很常見的。
而且對于遠視,很多人往往會陷入不少誤區,今天希小瑪就為大家整理了遠視常見的一些誤區。
關于遠視的常見的誤區:
1、孩子都有遠視眼?
家長們帶孩子到醫院驗光,常查出孩子有遠視度數,但醫生都表示無需配鏡。這是因為學齡前兒童由于生長發育的原因,眼軸并未達到成人水平,眼睛的前后軸較短,都存在一定的生理性遠視,隨著青少年兒童生長發育,眼球成熟,遠視會逐漸消失,轉為正視眼(一般在6歲左右)。
所以孩子都有遠視眼這種說法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正確的。但超過一定年齡后如果仍存在較高度數的遠視度數,則需要通過配鏡等手段矯正,一般用凸透鏡矯正遠視。
2、老花就是遠視?
老花和遠視都可以用凸透鏡來矯正,所以有些人會把二者混為一談。
其實老花和遠視不是一樣的,上述提到,遠視屬于屈光不正的一種,而老花眼則是因為眼部老化導致調節能力減退造成的一種衰老現象。
在視覺體驗上,雖然同樣是通過凸透鏡來矯正。但是一個沒有近視的老花眼患者,看遠時視力是正常的,無需戴鏡,只有看近才會出現視物模糊的癥狀需要戴眼鏡。
而遠視達到一定度數的患者,看遠看近都看不清,需要戴眼鏡。
3、遠視眼都需要矯正?
不是所有的遠視眼都需要矯正,但是該矯正還是得矯正。
一般來說,兒童生理性的輕度遠視不需要矯正,但是如果遠視度數過高,那么就需要及時矯正。
這是因為,如果孩子長期處于高度遠視的狀態下,沒有及時矯正,那么眼睛就沒辦法接受足夠的刺激,久而久之就可能形成弱視,對視力造成很大的傷害。
惠州希瑪眼科醫院提醒,對于需要矯正的兒童青少年遠視,一般是通過配鏡進行矯正,如果伴有弱視或者斜視,還需要進行針對性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