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月6日,是第27個全國愛眼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關注普遍眼健康,共筑‘睛’彩大健康“。
眼睛是人類重要的感官之一,也是我們心靈的窗戶,用眼不當或受其他因素影響會引發眼部疾病。
每一種眼病都有自己的目標對象,很有必要為了自己和家人了解各個年齡段普遍發生的眼睛疾病并積極預防。
青少年兒童視力問題
1 、近視
排除遺傳因素,大多時候發生在6歲后,此時用眼時間增多,課業較多,容易有不良用眼習慣而引起近視。
近視后不及時防控,一旦形成高度近視,未來會有很大的機率出現眼底病變。
2 、斜弱視
斜弱視通常出現在學齡期前,特別注意弱視眼若沒有在6歲前得到有效治療,視力低下會一直跟隨。斜視如果不及時治療,也會引起弱視眼,更會造成心理自卑。
因此,建議各位家長從孩子3歲起,應當定期做眼檢查、建立屈光視覺檔案,及時跟進孩子每個階段的視力變化。
位居前列的致盲性眼病
1 、白內障
集中于60歲左右的老年人,很多人由于老舊的觀念,認為等晶體熟透了才治療或覺得年齡大不該花錢治療。一般來說,輕度白內障可以暫時不用手術,影響到生活應及時手術。
如今的手術方式對眼睛影響小,只要符合手術要求,不管哪個年齡段都可以治療,不應再等晶體熟才考慮手術,會大大增加手術風險。
2 、青光眼
集中于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如果有家族史、高度近視、眼壓高、房角小、脾氣容易暴躁等情況,更容易患青光眼。
有以上情況應積極預防,定期做眼檢查。
對視力威脅性高的眼底病
黃斑病變、視網膜疾病是常見眼底病,高度近視者、“三高”人群是目標對象。
眼底病之所以對視力威脅性高,是因為它是眼科發病比例高、診斷復雜、治療較困難的一例疾病。
早期癥狀通常不明顯,一旦出現飛蚊、閃光感、視物變形或缺損等癥狀,表示視力遭受到嚴重損傷,有致盲的危險。
所以,呼吁目標對象每年應做到“眼底一張照,眼病早知道”,通過眼底檢查,可以清楚查看眼底結構,能及時發現細微的病變,采取措施干預。
眼睛是健康的晴雨表,關愛眼健康,有了好眼睛,才能享受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