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以“科技改變生活、創新驅動發展”為主題的第二十二屆中國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下文簡稱“高交會”)在深圳福田會展中心正式開幕。
作為眼科學界的領軍人物,林順潮教授四度上榜「世界眼科人物 100 強」,受邀參加2020中國高新技術論壇,并在“生命科學的加速與突破”專題部分作主題演講。因受疫情影響無法出席,希瑪眼科集團執行總裁李肖婷受邀代出席論壇。

“中國高新技術論壇”作為高交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年來,有100多位中外政府高官、18位諾貝爾獎獲得者、400多位跨國公司總裁、企業家、各界人士出席過歷屆論壇并發表主題演講,充分展示了世界科學技術、金融投資等領域的前沿動態和思潮,成為匯聚中西方科技、經濟動態,加強技術經濟合作的重要平臺。

11月12日,2020中國高新技術論壇在深圳會展中心簕杜鵑廳舉辦。受疫情影響,希瑪眼科集團執行總裁李肖婷受邀代林順潮教授出席“生命科學的加速與突破”主題論壇,以《青光眼與黃斑病的創新治療研發》為主題,分享希瑪眼科科創領域的探索成果。
一同出席的還有中國科學院院士郭愛克、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約翰•羅杰•斯彼克曼、華大基因首席市場官趙立見等演講嘉賓。
李肖婷首先向在場嘉賓就希瑪眼科創始人林順潮教授、希瑪眼科多年的發展歷程及顧問團隊等方面做了簡要介紹,她表示:未來希瑪眼科研究的方向將是以眼科臨床醫學及視覺科學為基礎,以轉化研究為重點。
以《青光眼與黃斑病的創新治療研發》為主題,李肖婷就舊藥新用和創新藥物兩個方向做相關探索成果分享。

談及青光眼,這是一種因眼壓過高導致視神經損傷的致盲眼病。眼藥水是目前主要的治療方法,常見的有4種藥品。通過研究發現,PBA已證實可修復突變的 myocilin 及增加細胞存活機會。林順潮是全球假設PBA亦有機會對沒有myocilin基因突變的青光眼有治療效果的,并把PBA改為眼藥水。
通過動物實驗發現,PBA能夠安全有效地減低/抑制小梁網細胞損耗、小梁網內積聚物及眼壓飆升。這項研究成果已先后申請多個國家的,PBA即將進入臨床研發階段,有可能成為治療青光眼的第5種新藥。
另外與年齡相關性的黃斑退化(AMD),玻璃體內注射藥物是目前主要的治療方法,但需要手術多次注射且有感染風險,未來將研發的小分子的創新藥物(ScrK-i, FAK-i),有可能可以透過使用眼藥水達到治療的效果。
香港希瑪眼科集團(3309.HK)秉承"水平、港式管理、優質服務、合理收費"的宗旨,緊貼世界眼科發展趨勢,以親切至誠的態度,嚴謹的專業操守和優質的醫療及護理服務,為病人提供多元化的專業眼科一站式高端服務。
為了保持與接軌的診療質量,希瑪眼科集團定期開展形式多樣的內部培訓,由林順潮教授主理,包括希瑪眼科聘請的,根據計劃定期組織院內的臨床醫生,學習研討業界前沿的診療技術和理念。

屆“近視論道”亞太近視眼學會學術會議
為了更好地提升國內眼科醫療技術能力與學術水平,希瑪眼科集團不斷加強與眼科機構在臨床、科研、教學、人才培養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目前已與亞太眼科醫學會(APAO)等6家級權威眼科醫學會建立學術交流關系,與美國克里夫蘭醫學中心眼科屈光外科系等12家權威醫學院及臨床醫院建立學術交流。另外,通過籌辦或協辦大型眼科學術大會,給醫生和受訓人員提供掌握眼科領域新發展動態的重要平臺。
希瑪眼科集團堅信“只有好的科研才能為病人帶來新的希望,只有不斷地創新研究,才能讓中國眼科在世界有立足之地。”希瑪眼科臨床教育與課題研究,在各級醫學核心期刊發表了大量文章,SCI論文數量超過1000篇。特別在小兒先天性白內障、斜弱視、急性創傷性疑難眼病等領域的治療技術處于較水平。

香港希瑪眼科集團第二屆眼科精準醫療會議
未來希瑪眼科集團將繼續在眼健康領域深耕細作,在保持“專業+技術+服務”優勢的基礎上,同時加大對眼科藥物、器材、儀器和化驗室等領域的研究投入。
希瑪眼科集團將永葆光明初心,在追逐光明的道路上不斷開拓創新、砥礪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