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年輕人吐槽自己“有拖延癥”,其實不少老年人也喜歡“拖延”,比如老年白內障患者。他們明明知道“白內障需做手術才能治療”,卻想著一拖再拖:反正早做晚做都一樣,現在還看得見,等看不見了再說。
等等,誰說白內障手術早做晚做都一樣了?且不說白內障影響視力造成生活質量下降,拖久了還可能引發嚴重并發癥,實在得不償失。
白內障治療不及時可能有哪些問題?
我們知道,白內障是因晶狀體蛋白質變性引起的,就像雞蛋煮熟之后不能再重回生雞蛋的狀態一樣,眼內晶狀體也沒辦法通過藥物再回到原來的狀態,那么治療白內障就是需要將已經變性的晶狀體取出后,再植入新的人工晶體。
一聽到要做手術,有些患者就開始有點抗拒,畢竟是在眼內“動刀子”,萬一瞎了怎么辦。其實白內障手術并未涉及到眼底,加上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如今的白內障手術已經比較成熟了,我們大可不必過于憂慮。
反而我們真正需要擔心的是,如果得了白內障任由其發展,晶體會越來越混濁,視力越來越差,直至眼睛失明。若僅僅是因為白內障引起的視力下降、失明,還有機會通過手術更換晶體再次看清;但老年性白內障在發展過程中,晶狀體的密度、體積會增大,使得虹膜向前膨出,造成房角狹窄、擁擠,進而阻礙房水的正常排出,引發閉角型青光眼,青光眼若未及時處理,嚴重可造成無法逆轉的視力受損甚至失明。
所以說,即使白內障一開始并不會直接失明,但看得見不等于看得清,而我們生活中處處需要用到眼睛,這會直接導致生活質量大打折扣,更何況后期還可能引發嚴重的致盲性并發癥,盲目拖延實在得不償失。
惠州?,斞劭漆t院:白內障手術并不可怕
很多白內障患者畏懼手術,主要還是因為對白內障手術不夠了解。其實白內障手術并不可怕,用通俗一點的話來說,就相當于給眼睛換個“鏡頭”。
我們的眼睛就好比一架照相機,晶狀體相當于相機的鏡頭,這個“鏡頭”壞了沒有辦法修補,所以解決辦法就是更換一個新的“鏡頭”。
白內障手術的主要步驟:利用超聲乳化棒震溶并吸出白內障核和皮層組織,打磨外囊后(此步為了減少術后發炎及外囊出現混濁的風險),再植入合適度數的人工晶體。
由于人工晶體可根據個人度數制定,所以通過白內障手術不僅可以治療,還有機會矯正近視、老花、散光等問題。此外,由于人工晶體較薄且體積較小,植入人工晶體后,房水流出的通道也會相對增大,一定程度可以減少閉角型青光眼發作的風險。
還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實際選擇人工晶體時,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實際眼部情況以及用眼需求進行綜合評估,為患者建議合適的晶體。若之前有做過屈光手術,大家應及時告知醫生,以便采用特別的公式計算人工晶體的度數,從而保證數據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