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視力下降,眼睛看不清楚,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老花眼。其實,除了老花眼,白內障也是導致中老年人視力模糊的常見原因。
但老花眼和白內障的嚴重程度卻不一樣,一般老花眼不會導致眼睛失明,而白內障如果沒有及時接受手術治療,便會有致盲風險。
那么問題來了,老花眼和白內障都是看不清,要如何才能正確區分呢?希小瑪即刻為大家揭曉答案~
什么是老花眼?
老花眼又稱為“老視”,是一種隨著年紀增長而產生的生理變化,一般會在四十歲左右開始出現,每五年加深約五十度,到六十歲左右開始穩定下來。
隨著年齡增長,晶狀體會出現老化和硬化,彈性逐漸減低,失去調節的能力,再加上睫狀肌收縮能力減弱,使得晶狀體無法增加足夠的弧度,導致看近物時光線聚焦在視網膜后而非視網膜上,產生模糊的影像。
其他老花的征狀包括: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后容易出現眼晴疲倦或頭痛的現象。
什么是白內障?
眼睛內的晶體,就如同相機的鏡頭一般,要清徹透明,我們才能獲得清晰的影像。若晶體發生變性,變得混濁,影響視力,便是所謂的白內障。
造成晶狀體變性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先天性的﹑創傷性的﹑藥物所致的,其中高齡退化引致較為普遍。所以白內障高發群體主要為中老年人。
白內障是一種嚴重的眼睛疾病,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可能引發青光眼、葡萄膜炎等嚴重并發癥,終導致失明。
老花眼和白內障怎么區分?
區分老花眼和白內障其實很簡單,老花眼是看近看不清,白內障是看遠看近都看不清。
當然了,想要終確定是否患上白內障,還是要經過專業醫學檢查才能得知,因為眼底病變也會出現視力下降癥狀。
解決單純的老花眼主要靠佩戴老花鏡,而白內障只能通過手術治療。也有的患者同時患有白內障和老花眼,可以通過一個白內障手術將白內障和老花眼一并解決。
這是因為,白內障手術中需要植入的人工晶體可以根據個人屈光度數定制,不止是老花眼,散光、近視、遠視都是可以通過白內障手術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