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是常見的致盲性眼病,多見于40歲以上人群,隨著年齡增長,發病率逐漸升高。
白內障的病程發展較慢,其典型的癥狀為性和進展性視力減退、眩光、重影、再生視力等。
對此,惠州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提醒大家:即使眼睛不痛不癢,中老年人若是出現進行性的視力減退,就該到醫院做個全面的眼科檢查,查明病因。
目前手術是白內障的主要治療手段,那是不是一確診白內障,就要進行手術治療呢?
針對這個問題,惠州希瑪眼科醫院白內障專科肖芳興主任表示:做白內障手術的目的在于提高視力,所以是否需要做手術,是根據患者對視力的要求以及病情進展來決定的。
比如說,患者出現的是皮質性白內障,其表現就是晶狀體從邊上逐漸向中間渾濁,在晶狀體中間部位還未被濁化時,可能還有0.6-0.7的視力。
那么在這種情況下,視覺質量還沒有很影響生活的話,是允許再等待一段時間的。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矯正視力低于等于0.5時,便可接受手術。一般來說,只要生活或工作受到影響,就可以考慮手術。
白內障手術主要是通過將原本混濁的晶狀體替換為透明的新人工晶體,以此來達到治療白內障的目的。
患者接受白內障手術同時不但可以治療白內障,還同時可以通過更換合適的人工晶體及特殊的手術方式處理多種眼睛問題。包括矯正病人的近視、遠視和老花、青光眼問題。
手術前進行屈光指標(屈光狀態,眼軸長度,前房深度等)的檢查。另外,根據病人眼睛情況不同,醫生會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和人工晶體,務求令手術后視力達到目標屈光度數。